 |
干細胞研究的起源和發展
購買價格:0.00 點擊次數:276
發布時間:2021-11-15 11:07:07
|
描述
1896 E.B Wilson首次用這個名詞描述寄生蟲生殖系的祖細胞。
1963 Till和McCulloch發現小鼠骨髓中存在能夠自我更新的細胞。
1968 骨髓移植治療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綜合癥(SCID)獲得成功。
1978 在人類的臍帶血中發現存在造血干細胞。
1981 Evans和Kaufman建立小鼠胚胎干細胞系。
1997 白血病起源于造血干細胞的發現證實了腫瘤干細胞的存在。
1998 Thomson等建立第一個人胚胎干細胞系。
1996 克隆羊Dolly誕生。
2000 很多報道表明成體干細胞具有可塑性。
2001 美國Advanced Cell Technology公司的科學家首次采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人類早期胚胎(6個分裂球)。
2004-2005 韓國研究者黃禹錫(Hwang Woo-suk)聲稱利用體細胞核轉移技術培育出幾種人類胚胎干細胞系,后來被證實是偽造的。
2006 英國科學家用臍帶血干細胞分化出第一個人造肝細胞。
2007.1 科學家發現在羊水中存在一種新型干細胞,它可以在研究與治療中替代胚胎干細胞。
2007.6 3個研究小組同時報道發現小鼠正常的皮膚細胞可以重新編程成為干細胞;同時科學家Shoukhrat Mitalipov首次報道通過體細胞核轉移技術制備猴胚胎干細胞成功。
2007.10 Mario Capecchi, Martin Evans和Oliver Smithies分獲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獎勵他們在胚胎干細胞和小鼠基因“敲除”方面的貢獻。
2007.11 日本科學家宣布成功把人體皮膚細胞(纖維原細胞)改造成類似胚胎干細胞的多潛能干細胞—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
2008.1 不需要破壞胚胎即可制備人類胚胎干細胞系(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2008.1 美國科學家利用人的成纖維細胞核進行體細胞核轉移技術獲得了人類的胚泡(囊胚)。
2008.3 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成功治療關節變性病。
2008.10 德國科學家成功把人類睪丸細胞改造成多潛能干細胞,美國科學家將人類發根的角化細胞轉化為類胚胎干細胞。